img
serach
语言选择
搜索
确认
取消
1

1

位置:
首页
>
>
中钢集团海外资源发展困局:四大基地泥足深陷

中钢集团海外资源发展困局:四大基地泥足深陷

【概要描述】中国中钢集团(下称中钢集团)作为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战略的明星央企,目前却正遭遇海外资源业务发展的瓶颈。  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目前,中钢集团在海外资源开发上的六大基地——南非铬矿基地、原料辅料贸易经营基地、总部基地中钢国际、镍矿资源基地、澳大利亚和印度两大铁矿资源基地——除了南非铬矿基地和原辅料贸易基地外,其他四大基地均面临遭遇发展困局。  中钢国际是中钢集团作为国际化运营的总部基地,而不久前,审计署发现中钢国际财务管理混乱。据相关媒体报道,审计署对中钢国际进行了详细审计,发现其多笔佣金支付存在问题,涉及金额高达四五千万美元。审计署建议中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部监管和加强财务管理。  印尼和菲律宾是中钢集团的镍矿资源基地,9月1日,一位接近中钢集团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钢集团自2006年开始镍矿进口业务,主要进口红土镍矿,这项业务给中钢集团带来数亿元亏损。  此外,澳大利亚和印度是中钢集团两大铁矿资源基地。目前,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的权益矿出现大幅亏损,印度矿业务也存在潜在政策风险。  中钢集团海外业务发展面临掣肘,也打乱了中钢早先谋划海外矿产资源整体上市的计划。  消息人士表示,中钢集团整体上市计划中,并未考虑将其海外铁矿、铬矿资源基地资本化。  红土镍矿亏损数亿  “去年中钢进口了大量红土镍矿,后来价格大跌,导致巨亏。”知情人士表示。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中钢是我国排名前三的红土镍矿进口企业,据初步估算,中钢的红土镍矿进口业务,是2009年中钢矿产资源贸易业绩最大的一个缺口,亏损额达数亿元。  中钢集团炉料公司一位业务人士对本报记者证实,中钢集团是国内主要红土镍矿进口商。该人士坦承,红土镍矿业务给中钢集团带来亏损。  据本报记者了解,镍资源中30%是硫化镍矿,70%是红土镍矿,国外的硫化镍矿多数被各国镍巨头掌控。从2006年开始,随着镍价翻涨,中钢、宝钢等国内企业开始大量从菲律宾、印尼、新喀多尼亚等国进口本来已经被弃之不用的红土镍矿,应用火法生产新工艺,生产含镍生铁供不锈钢厂使用。  一位负责矿产资源贸易的央企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自中国企业开始涉足镍矿贸易开始,“赢得少亏得多,做得越大,亏损就越多”。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镍矿进口量(主要是红土镍矿)达1657.5万吨,较2008年的1237.2万吨涨幅达34%,同时超过了2007年的1562.6万吨,创历史新高。  中钢集团是国内镍矿进口的龙头企业。据上述业务人士提供的数据,2006年,中钢进口红土镍矿仅5万吨,2007年的进口量就激增至119万吨,增幅达2230%,进口量位居全国第二。此后,中钢集团红土镍矿进口规模保持在全国前三的地位。  上述知情人士还告诉本报记者,中钢在红土镍矿业务上的转折点,是2008年斥巨资在印尼开发红土镍矿,并与宝钢合资镍铁项目,但该项目给中钢和宝钢都带来巨大损失。  此外,2008年至2009年,中钢集团在高价位进口了大量红土镍矿,后来,镍价狂跌,中钢一度低价甩货。  “由于红土镍矿的高含水性,公司处理库存的方法一般是委托钢厂加工成下游产品,然后等待时机出手。”上述业务人士说。  中钢炉料公司上述业务人士还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钢与印尼、菲律宾矿主一般采取协议合同制,双方以谈判方式来确定红土镍矿在固定时间内(一般是一年)的进口价格及进口量。  “在形势不好的时候,迫于库存压力,我们也积极与矿主商量,减少红土镍矿的进口量,但对方一般很难让步。”上述业务人士表示。  铁矿石基地风险加大  中钢集团除了在红土镍矿业务上栽跟头,在其传统铁矿石贸易领域,也面临权益矿“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目前,中钢集团有两个铁矿石资源基地,一个是澳大利亚基地,另一个是印度基地。目前,中钢集团仅在澳大利亚拥有中西部矿业 (601168)公司(Midwest)、恰那铁矿(Channar)两个权益矿。  某央企驻澳大利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的资源基地整体经营形势“不乐观”。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中钢旗下的中西部矿业公司,“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来,2009年亏损近1亿元人民币”。  中西部矿业公司是中钢集团在2008年出资14亿美元收购的全资子公司,原计划铁矿石年产量3000万吨以上。但截至目前,中西部矿业公司的年产量不足100万吨。  恰那铁矿是中钢澳大利亚资源基地的最大威胁,恰那铁矿是中钢集团与力拓的合资项目,该铁矿年产量达1250万吨,几乎支撑了中钢澳矿的全部包销业务。  据本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目前,中钢与力拓的谈判依然在艰难进行,双方未就新合同的业务合作模式达成一致,而旧合约明年将到期,届时,如果没有达成延期合同,中钢将失去恰那的铁矿石包销权益。  中钢在澳大利亚的另一潜在权益矿是澳洲矿业公司BrockmanResourcesLtd.(下称Brockman),中钢集团已与后者签订一个包销协议的“理解备忘录”,未来五年将每年从Brockman进口1000万吨铁矿石,交易总价值60亿澳元。  但上述驻澳大利亚人士对记者表示,Brockman项目仅是一个探索性的合作,未来生产计划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印度是澳矿之外的另一铁矿石采购基地。但目前,还没有中国企业在印度开发包括铁矿在内的矿山资源,中钢集团只能从印度矿山和贸易商手中买“二手矿”销售到国内。  “印度政府不允许外资开发矿山,连合资都很难。”“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表示。  然而,中钢集团在印度买“二手矿”的前景也不乐观。近两年,印度采取加征关税、限制出口等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对铁矿石出口的限制。甚至在今年,印度部分地区宣布禁止港口出口铁矿石。  徐向春认为,印度为保障本国钢铁行业利益而加大对铁矿石的控制势在必行。  这意味着,由于没有权益矿作为后盾,中钢集团在印度的铁矿石业务将存在政策风险。

中钢集团海外资源发展困局:四大基地泥足深陷

【概要描述】中国中钢集团(下称中钢集团)作为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战略的明星央企,目前却正遭遇海外资源业务发展的瓶颈。  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目前,中钢集团在海外资源开发上的六大基地——南非铬矿基地、原料辅料贸易经营基地、总部基地中钢国际、镍矿资源基地、澳大利亚和印度两大铁矿资源基地——除了南非铬矿基地和原辅料贸易基地外,其他四大基地均面临遭遇发展困局。  中钢国际是中钢集团作为国际化运营的总部基地,而不久前,审计署发现中钢国际财务管理混乱。据相关媒体报道,审计署对中钢国际进行了详细审计,发现其多笔佣金支付存在问题,涉及金额高达四五千万美元。审计署建议中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部监管和加强财务管理。  印尼和菲律宾是中钢集团的镍矿资源基地,9月1日,一位接近中钢集团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钢集团自2006年开始镍矿进口业务,主要进口红土镍矿,这项业务给中钢集团带来数亿元亏损。  此外,澳大利亚和印度是中钢集团两大铁矿资源基地。目前,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的权益矿出现大幅亏损,印度矿业务也存在潜在政策风险。  中钢集团海外业务发展面临掣肘,也打乱了中钢早先谋划海外矿产资源整体上市的计划。  消息人士表示,中钢集团整体上市计划中,并未考虑将其海外铁矿、铬矿资源基地资本化。  红土镍矿亏损数亿  “去年中钢进口了大量红土镍矿,后来价格大跌,导致巨亏。”知情人士表示。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中钢是我国排名前三的红土镍矿进口企业,据初步估算,中钢的红土镍矿进口业务,是2009年中钢矿产资源贸易业绩最大的一个缺口,亏损额达数亿元。  中钢集团炉料公司一位业务人士对本报记者证实,中钢集团是国内主要红土镍矿进口商。该人士坦承,红土镍矿业务给中钢集团带来亏损。  据本报记者了解,镍资源中30%是硫化镍矿,70%是红土镍矿,国外的硫化镍矿多数被各国镍巨头掌控。从2006年开始,随着镍价翻涨,中钢、宝钢等国内企业开始大量从菲律宾、印尼、新喀多尼亚等国进口本来已经被弃之不用的红土镍矿,应用火法生产新工艺,生产含镍生铁供不锈钢厂使用。  一位负责矿产资源贸易的央企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自中国企业开始涉足镍矿贸易开始,“赢得少亏得多,做得越大,亏损就越多”。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镍矿进口量(主要是红土镍矿)达1657.5万吨,较2008年的1237.2万吨涨幅达34%,同时超过了2007年的1562.6万吨,创历史新高。  中钢集团是国内镍矿进口的龙头企业。据上述业务人士提供的数据,2006年,中钢进口红土镍矿仅5万吨,2007年的进口量就激增至119万吨,增幅达2230%,进口量位居全国第二。此后,中钢集团红土镍矿进口规模保持在全国前三的地位。  上述知情人士还告诉本报记者,中钢在红土镍矿业务上的转折点,是2008年斥巨资在印尼开发红土镍矿,并与宝钢合资镍铁项目,但该项目给中钢和宝钢都带来巨大损失。  此外,2008年至2009年,中钢集团在高价位进口了大量红土镍矿,后来,镍价狂跌,中钢一度低价甩货。  “由于红土镍矿的高含水性,公司处理库存的方法一般是委托钢厂加工成下游产品,然后等待时机出手。”上述业务人士说。  中钢炉料公司上述业务人士还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钢与印尼、菲律宾矿主一般采取协议合同制,双方以谈判方式来确定红土镍矿在固定时间内(一般是一年)的进口价格及进口量。  “在形势不好的时候,迫于库存压力,我们也积极与矿主商量,减少红土镍矿的进口量,但对方一般很难让步。”上述业务人士表示。  铁矿石基地风险加大  中钢集团除了在红土镍矿业务上栽跟头,在其传统铁矿石贸易领域,也面临权益矿“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目前,中钢集团有两个铁矿石资源基地,一个是澳大利亚基地,另一个是印度基地。目前,中钢集团仅在澳大利亚拥有中西部矿业 (601168)公司(Midwest)、恰那铁矿(Channar)两个权益矿。  某央企驻澳大利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的资源基地整体经营形势“不乐观”。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中钢旗下的中西部矿业公司,“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来,2009年亏损近1亿元人民币”。  中西部矿业公司是中钢集团在2008年出资14亿美元收购的全资子公司,原计划铁矿石年产量3000万吨以上。但截至目前,中西部矿业公司的年产量不足100万吨。  恰那铁矿是中钢澳大利亚资源基地的最大威胁,恰那铁矿是中钢集团与力拓的合资项目,该铁矿年产量达1250万吨,几乎支撑了中钢澳矿的全部包销业务。  据本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目前,中钢与力拓的谈判依然在艰难进行,双方未就新合同的业务合作模式达成一致,而旧合约明年将到期,届时,如果没有达成延期合同,中钢将失去恰那的铁矿石包销权益。  中钢在澳大利亚的另一潜在权益矿是澳洲矿业公司BrockmanResourcesLtd.(下称Brockman),中钢集团已与后者签订一个包销协议的“理解备忘录”,未来五年将每年从Brockman进口1000万吨铁矿石,交易总价值60亿澳元。  但上述驻澳大利亚人士对记者表示,Brockman项目仅是一个探索性的合作,未来生产计划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印度是澳矿之外的另一铁矿石采购基地。但目前,还没有中国企业在印度开发包括铁矿在内的矿山资源,中钢集团只能从印度矿山和贸易商手中买“二手矿”销售到国内。  “印度政府不允许外资开发矿山,连合资都很难。”“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表示。  然而,中钢集团在印度买“二手矿”的前景也不乐观。近两年,印度采取加征关税、限制出口等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对铁矿石出口的限制。甚至在今年,印度部分地区宣布禁止港口出口铁矿石。  徐向春认为,印度为保障本国钢铁行业利益而加大对铁矿石的控制势在必行。  这意味着,由于没有权益矿作为后盾,中钢集团在印度的铁矿石业务将存在政策风险。

详情

中国中钢集团(下称中钢集团)作为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战略的明星央企,目前却正遭遇海外资源业务发展的瓶颈。

  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目前,中钢集团在海外资源开发上的六大基地——南非铬矿基地、原料辅料贸易经营基地、总部基地中钢国际、镍矿资源基地、澳大利亚和印度两大铁矿资源基地——除了南非铬矿基地和原辅料贸易基地外,其他四大基地均面临遭遇发展困局。

  中钢国际是中钢集团作为国际化运营的总部基地,而不久前,审计署发现中钢国际财务管理混乱。据相关媒体报道,审计署对中钢国际进行了详细审计,发现其多笔佣金支付存在问题,涉及金额高达四五千万美元。审计署建议中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部监管和加强财务管理。

  印尼和菲律宾是中钢集团的镍矿资源基地, 9月1日,一位接近中钢集团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钢集团自2006年开始镍矿进口业务,主要进口红土镍矿,这项业务给中钢集团带来数亿元亏损。

  此外,澳大利亚和印度是中钢集团两大铁矿资源基地。目前,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的权益矿出现大幅亏损,印度矿业务也存在潜在政策风险。

  中钢集团海外业务发展面临掣肘,也打乱了中钢早先谋划海外矿产资源整体上市的计划。

  消息人士表示,中钢集团整体上市计划中,并未考虑将其海外铁矿、铬矿资源基地资本化。

  红土镍矿亏损数亿

  “去年中钢进口了大量红土镍矿,后来价格大跌,导致巨亏。”知情人士表示。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中钢是我国排名前三的红土镍矿进口企业,据初步估算,中钢的红土镍矿进口业务,是2009年中钢矿产资源贸易业绩最大的一个缺口,亏损额达数亿元。

  中钢集团炉料公司一位业务人士对本报记者证实,中钢集团是国内主要红土镍矿进口商。该人士坦承,红土镍矿业务给中钢集团带来亏损。

  据本报记者了解,镍资源中30%是硫化镍矿,70%是红土镍矿,国外的硫化镍矿多数被各国镍巨头掌控。从2006年开始,随着镍价翻涨,中钢、宝钢等国内企业开始大量从菲律宾、印尼、新喀多尼亚等国进口本来已经被弃之不用的红土镍矿,应用火法生产新工艺,生产含镍生铁供不锈钢厂使用。

  一位负责矿产资源贸易的央企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自中国企业开始涉足镍矿贸易开始,“赢得少亏得多,做得越大,亏损就越多”。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镍矿进口量(主要是红土镍矿)达1657.5万吨,较2008年的1237.2万吨涨幅达34%,同时超过了2007年的1562.6万吨,创历史新高。

  中钢集团是国内镍矿进口的龙头企业。据上述业务人士提供的数据,2006年,中钢进口红土镍矿仅5万吨,2007年的进口量就激增至119万吨,增幅达2230%,进口量位居全国第二。此后,中钢集团红土镍矿进口规模保持在全国前三的地位。

  上述知情人士还告诉本报记者,中钢在红土镍矿业务上的转折点,是2008年斥巨资在印尼开发红土镍矿,并与宝钢合资镍铁项目,但该项目给中钢和宝钢都带来巨大损失。

  此外,2008年至2009年,中钢集团在高价位进口了大量红土镍矿,后来,镍价狂跌,中钢一度低价甩货。

  “由于红土镍矿的高含水性,公司处理库存的方法一般是委托钢厂加工成下游产品,然后等待时机出手。”上述业务人士说。

  中钢炉料公司上述业务人士还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钢与印尼、菲律宾矿主一般采取协议合同制,双方以谈判方式来确定红土镍矿在固定时间内(一般是一年)的进口价格及进口量。

  “在形势不好的时候,迫于库存压力,我们也积极与矿主商量,减少红土镍矿的进口量,但对方一般很难让步。”上述业务人士表示。

  铁矿石基地风险加大

  中钢集团除了在红土镍矿业务上栽跟头,在其传统铁矿石贸易领域,也面临权益矿“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目前,中钢集团有两个铁矿石资源基地,一个是澳大利亚基地,另一个是印度基地。目前,中钢集团仅在澳大利亚拥有中西部矿业 (601168)公司(Midwest)、恰那铁矿(Channar)两个权益矿。

  某央企驻澳大利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的资源基地整体经营形势“不乐观”。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中钢旗下的中西部矿业公司,“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来,2009年亏损近1亿元人民币”。

  中西部矿业公司是中钢集团在2008年出资14亿美元收购的全资子公司,原计划铁矿石年产量3000万吨以上。但截至目前,中西部矿业公司的年产量不足100万吨。

  恰那铁矿是中钢澳大利亚资源基地的最大威胁,恰那铁矿是中钢集团与力拓的合资项目,该铁矿年产量达1250万吨,几乎支撑了中钢澳矿的全部包销业务。

  据本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目前,中钢与力拓的谈判依然在艰难进行,双方未就新合同的业务合作模式达成一致,而旧合约明年将到期,届时,如果没有达成延期合同,中钢将失去恰那的铁矿石包销权益。

  中钢在澳大利亚的另一潜在权益矿是澳洲矿业公司Brockman Resources Ltd.(下称Brockman),中钢集团已与后者签订一个包销协议的“理解备忘录”,未来五年将每年从Brockman进口1000万吨铁矿石,交易总价值60亿澳元。

  但上述驻澳大利亚人士对记者表示,Brockman项目仅是一个探索性的合作,未来生产计划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印度是澳矿之外的另一铁矿石采购基地。但目前,还没有中国企业在印度开发包括铁矿在内的矿山资源,中钢集团只能从印度矿山和贸易商手中买“二手矿”销售到国内。

  “印度政府不允许外资开发矿山,连合资都很难。”“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表示。

  然而,中钢集团在印度买“二手矿”的前景也不乐观。近两年,印度采取加征关税、限制出口等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对铁矿石出口的限制。甚至在今年,印度部分地区宣布禁止港口出口铁矿石。

  徐向春认为,印度为保障本国钢铁行业利益而加大对铁矿石的控制势在必行。

  这意味着,由于没有权益矿作为后盾,中钢集团在印度的铁矿石业务将存在政策风险。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资讯

08-08

2023下半年不锈钢趋势

2023年下半年不锈钢行情有望保持相对平稳或轻微上涨的趋势
10-21

离岸人民币失守6.75关口

东方财富网21日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初快速走低,失守6.75关口,现报6.7508,续创1月7日以来新低。
09-13

全球货币宽松暂停 商品期货有回落压力

继上周海外市场“黑色星期五”之后,本周一国内市场联动暴跌,期市各大板块几乎全线跳水。截至昨日收盘,文华商品指数下跌1.46%至126.25点,工业品领跌;在金融期货市场上,三大股指期货均随现货大跌,国债期货也有所回落。  在业内专家看来,投资者对于全球宽松暂停的担忧是本次期市集体跳水的重要原因。现在是否正经历全球流动性拐点?期货市场未来将如何表现?证券时报记者带着诸多问题对格林大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李永民、恒泰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江明德和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院长叶燕武进行了采访。  流动性宽松拐点或近  证券时报记者:美联储释放加息信号,欧洲央行按兵不动,中国央行近期货币政策也偏向中性,有观点认为全球宽松暂停,我们正处全球流动性转向的拐点。对此,你们怎么看?  江明德:流动性是否已经出现拐点,这个还需要观察,但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降低以及由于长期流动性宽松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等负面作用却是客观存在的。个人认为,继续实施单一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性不大,而综合利用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政策等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基本手段,这个也是20国集团(G20)会议传递出的信号。也因为这样,对流动性宽松抱有持续性的观点应该警惕。  叶燕武:刚刚结束的G20会议明确传递出全球货币政策变频的信号,海外负利率实质是经济危机的表观特征,这对实体经济的损害难以估量。中国央行已提前一步于8月下旬开始行动,因此可以认为全球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  大宗商品面临压力  证券时报记者:流动性变化对期货市场会有哪些影响?本周一,国内期货市场呈现整体调整,主要原因是什么?  叶燕武:首先,美股暴跌的直接原因是朝鲜核试验触发韩国股市暴跌的感染,并叠加美联储继续鹰派和上周四欧洲央行未宽松的预期落差,加之整个市场交易头寸过于拥挤,因此修正调整的力度非常剧烈;其次,对于本处于熊市结构中的商品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由于全球低增长低通胀的格局并未转变,大宗商品熊市中的反弹除了供给端的调整外,还有场外资金配置的支撑,因此整体流动性的边际变化对商品的压力不容小觑,比如近期的铁矿、螺纹。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随着国内政策重心由稳增长向防风险的转变,终端需求和流动性已出现边际拐点,商品整体面临回落的压力,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铁矿石。  江明德:商品价格包含基于供需关系而决定的基础价格和基于金融因素而叠加的风险偏好价格。从这个角度说,随着流动性回归正常,过去几年依附于大宗商品的金融溢价会逐渐降低,而基本面因素将重新回归到商品价格的基础和决定作用上。  也因为这样,因流动性宽松而在过去几年形成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高点受制于经济增长及流动性收缩不会再有新高。本周一,大宗商品的下跌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市场对各国央行收缩流动性的担忧;第二,对上周国内期货市场会议传出的相关信息的一个反馈;第三,对前期部分品种上涨幅度的纠正。  谨防供给侧改革  概念过度炒作  证券时报记者:未来商品期货市场的逻辑主线会是什么?去产能的效果是否已经在前期商品上涨中得到体现?目前是否已经重新进入了新的下跌周期?  李永民:在市场需求尚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生产利润依然较低的背景下,热钱在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来回流动,导致资本市场或房地产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这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弊大于利。  当前阶段,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务。经济结构调整对国内实体经济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调整经济结构必然会抑制过剩产能,这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二、调结构的手段也会发生变化,传统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已成为过去时,这意味着短期内政府很难继续采用传统的手段刺激经济;三、新的经济动力形成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但科技创新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四、调结构涉及到多方利益,调结构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结构中速增长也将是一个漫长阶段。  江明德:目前看,实体经济底部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从金融市场看,去杠杆和去泡沫还是任重道远。而且国内金融市场要彻底扭转脱实向虚的状况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期货市场投资必须顺应此背景。因此,商品期货的投资逻辑可以考虑这样几点:第一,关注确定性的供给侧改革品种(黑色系列等),但是要注意防止以供给侧改革为由头而脱离实体经济现状的过度炒作;第二,关注短期因需求提振而带来价格上涨的品种(主要是农产品);第三,回避供给、需求两端无实际内容而单纯以资金为抓手的投机性品种。  证券时报记者:金融期货市场上,海外债市收益率近日明显上涨,对国内国债期货怎么看?期货市场近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江明德:昨日早盘期债低开低走,大幅暴跌。由于欧美债券大跌,叠加国内中秋、国庆资金需求高峰,导致期债大幅下挫,预计期债将开启新一轮的下跌行情。前期的牛市行情应该处于中场休息阶段了。  期货市场如果从交易性机会而言,黑色系列的还是可以关注,毕竟震荡的空间比较大。  李永民:在未来一个阶段,对经济周期敏感的产业将理性回落,而与居民消费相关的板块相对比较坚挺。
img

M.P.T集团是一家大型的集不锈钢材料综合加工、贸易和不锈钢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外资企业。

这是描述信息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所有© M.P.T集团 粤ICP备12059952号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