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什么是不锈钢
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表面受稳定的,薄薄的保护膜覆盖保护,以防止内部生锈。形成该稳定的保护膜的元素是Cr(铬)。Cr(铬)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分反应后,形成氢化物~氧化物。该保护膜在钢表面上形成后,内部就不生锈。将该状态称为钝态,将该膜称为钝态保护膜。由于该钝态保护膜极薄(1~3nm),所以肉眼不能看见。为了形成钝态保护膜,Cr(铬)必须占有11%以上。因此,将不锈钢称为添加了11%以上Cr(铬)的铁基合金。
不锈钢的种类
实际上,现在提供使用不锈钢种类众多可达200种以上,有代表性的标准其中包括JIS(SUS)、AISI、DIN、GB,。不锈钢在化学成分上,分类为Fe(铁)-Cr(铬)系列和Fe(铁)-Cr(铬)-Ni(镍)系列,进一步根据金属组织分类,分出马氏体系列、铁素体系列、奥氏体系列、奥氏体•铁素体系列(二相系列)及析出硬化型。
不锈钢专业名词
奥氏体不锈钢
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铬)约18%、Ni(镍) 8%~10%、C(炭)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铬)-8Ni(镍)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铬)、Ni(镍)含量并加入Mo(钼)、Cu(铜)、Si(硅)、Nb(铌)、Ti(钛)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铬)-Ni(镍)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硫),Ca(钙),Se(硒),Te(碲)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钼)、Cu(铜)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钛)、Ni(镍),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浓硝酸肯有良好的耐蚀性。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铁素体不锈钢
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钼)、Ti(钛)、Nb(铌)等到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炉外精炼技术(AOD或VOD)的应用可使碳、氮等间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这类钢获得广泛应用。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是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铬)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钼)、Cu(铜)、Si(硅)、Nb(铌)、Ti(钛),N(氮)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
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典型牌号为Cr(铬)13型,如2Cr(铬)13 ,3Cr(铬)13 ,4Cr(铬)13等。粹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资讯
08-08
2023下半年不锈钢趋势
10-21
离岸人民币失守6.75关口
09-13
全球货币宽松暂停 商品期货有回落压力

M.P.T集团是一家大型的集不锈钢材料综合加工、贸易和不锈钢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外资企业。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所有© M.P.T集团 粤ICP备12059952号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江门